【www.huanhuayt.com--励志人生】

判断一个人成不成熟只需要看这一点人生哲理

  01

  我看《我的前半生》的时候,对贺涵这个人,非常服气。

  同为咨询界精英,唐晶是颗夹心硬糖,外刚,但内软,剥开她一层一层的武装,里面,是真挚的甜味。她的本质是热的。

  所以我们看到,她总是“多劳”地担心客户的项目进展,钱拿到手了还继续磕方案,哪怕贺涵认为,这不是分内事。她不愿给合作公司把预估的提升额写到贺涵所承诺的7%,坚持说经过精确计算,就是2%——而贺涵告诉她,你不需要邀出真相给客户看,你拿到钱,让他们高兴,就行。你的工作到这儿就结束。

  贺涵还有一个,看起来不太有人性的地方,是他在和唐晶交往时,把感情和工作,分得无比清楚。

  虽然当面柔情,你侬我侬的时候,唐晶是他的心肝宝贝,没错,可转过头来,唐晶手里该抢的客户他照抢,甚至不吝惜,耍点阴招。

  还有个很耐人寻味的细节,是贺涵说为了跟唐晶关系健康而辞职,结果被唐晶发现他只是一开始跟和唐晶同在的公司抬身价,谈破了,想去新公司捞金。把辞职这件事包装了一下,拿去给唐晶表忠心了。

  ——把一件事情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可以说是很成年人了。

  我一直跟朋友说,贺涵是这部剧里把丛林法则吃得最透的人。倒不是说他比别人的功利心重,而是说,他做事有界限感。

  而界限感,一定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人对自己手上的人生,应当有明晰的认知与分化,不同圈层、版块之间,井水莫犯河水,各自清澈,便好细水流长。

  胡搅蛮缠,没有界限感的人去处世,会是一团乱麻。

  02

  我之前有跟一个原本不太熟的学妹出去旅游,短途的,就在江浙一带,路上彼此照顾,感情倒也不错。算是浮萍般的友谊。

  结果在旅游回来过后的一个月,她找我不下三次,帮了很棘手的忙。

  她知道我在写字,前后让我帮她翻译复杂生涩的英语文稿、写好几份长篇累牍的就职讲演,更过分的,是帮她创业做app的学长写软文,一分钱都不给。

  后来我忍无可忍,说,我没有义务帮你。

  她甚是惊愕:我们不是朋友吗?朋友间不能帮点忙吗?

  我很详细,很耐心地跟她说明,写作是我的职业,那么你来找我帮写作上的忙,这时候我们俩的身份,就不是普通朋友和同学的身份,而是作家和约稿方的身份。作家写稿是一定要找约稿方拿钱的,天经地义,没有免费写的道理;而且我的市场价,说实话,不低。

  她很不屑地回答说:不帮就不帮,掰扯这么多歪理干嘛。

  那个时候,我就强烈地感受到,一个幼稚的"人,是怎么为人处世的。

  三个字:拎不清。

  因为你是朋友,他会觉得你该在你的专业领域里帮他一切的忙,不管你是否情愿,这个便宜他一定要占。他并没有意识去掂量彼此所在时机与场合的改变,他只顾为“朋友”这个角色,附带上过多、过沉重的意义。

  我不是为了当你的朋友而生的,我也有我自己的安排,对吧,可没有界限感的人,会不断把手伸长,伸长,伸向他本无资格参与和指摘的领域。

  所以,没有界限感的人,会殃害正常社交关系之间,借以保持轻松的,恰当疏离与自由。

  03

  恋爱也需要界限感。

  我不是说,一定要把感情谈到像贺涵跟唐晶一样剑拔弩张,而是真正的成年人,都有这样的觉悟——我爱你,但我的人生,依然属于我;你爱我,但你的人生,我也不会夺走。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面的松子,就是个把爱情高高举在头顶的女性。为了从与心仪男性的相爱中汲取快乐,秉持自己病态的、洪水猛兽式的付出,最终男方无法招架,落荒而逃,她又从新一段,摇摇晃晃的亲密关系中,依靠无比卑微的讨好,寻求安全感。

  现实生活中还不乏这样的人:因为你是恋人,他会把你所有的付出视作理所应当,不断纠缠、折磨、苛求,而意识不到,“恋爱关系”只是一个人诸多社会关系当中的一种,它的占比必须科学合理,以给其他正常的社交、发展、自我提升,腾出空间。不能妖魔化。

  把爱的占比看得过多,多到失衡的人,永远不会幸福。

  我看LaLaLand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它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和很多蛊惑头脑的玛丽苏小片不一样,它刻画了一段两个真正成熟的人之间的爱情。

  这种成年人的爱情是,我爱你,可我还有我自己的价值要去挖掘和实现,我还有往高处飞的机会,不能因为爱你就松手。

  依然是真挚的爱,但它不会绑架人生的其他部分。Emma和Gosling,都是把梦想看得很重的人,不会因为你是我的恋人,就为你折断我灵魂的枝桠,停下我追逐的脚步。

  我始终清楚:我是个独立的人,我的人格是确切而丰富的,适当的部分,会交给适当的人。工作的尽责,留给为我付钱的客户;温柔的安抚,留给待我归家的情人;简单的陪伴,留给终将走散的朋友。

  所有“拎不清”的、跨越了界限的予取予求,都是鲁莽、粗暴、自以为是的行为,是对我完整人格的要挟。

  04

  界限感不是无情或冷血,它是人生的秩序感。

  对什么人,做什么事儿;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样的人,才能最高效地,分配极其有限的精力、资源与时间,扮演好重重叠叠又各自迥异的,每一个社会角色。

  社会学家默顿,有个“角色丛”理论:每个人都在同时扮演着多个社会角色,一簇又一簇,他必须在其中条分缕析,划清界限,以作出统筹安排,于人于己,达到价值的最大化。

  像是——你的朋友,永远没义务在你的事业上,贡献他的汗水来提携你,因为你不是他的客户;你的爱人,也没义务把你宠得生活无法自理,因为他不是你的父母。

  重申,如果有什么东西是必须要在成年世界里学习的,那一定是界限感。失衡则紊乱,则无序,则一地鸡毛,则难以脱身,唯有界限感,聪明、系统的界限感,才能让你的人生,真正高效,而且轻盈。

本文来源:http://www.huanhuayt.com/lizhidaquan/1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