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uanhuayt.com--热点推荐】

在没有法度、理性的荒漠年代,我无可奈何地把故乡抛弃,远离父母和亲人,一个人孤单地到异乡去漂泊。十多个秋冬,我在塞北万古荒原的朔风里煎熬,在逆境生活的尘网中挣扎,感到疲惫不堪,思念故乡却只能在梦中与亲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回故乡散文随笔集合十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回故乡散文随笔集合十篇

回故乡散文随笔 篇一

  在没有法度、理性的荒漠年代,我无可奈何地把故乡抛弃,远离父母和亲人,一个人孤单地到异乡去漂泊。

  十多个秋冬,我在塞北万古荒原的朔风里煎熬,在逆境生活的尘网中挣扎,感到疲惫不堪,思念故乡却只能在梦中与亲人相见。

  每天夜里,我默默地躺在没有温暖的单人床上,双眼充盈着悲泪,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刚一入睡,跨时空的梦影就残云般浮现出来。那是一个朔风凛冽的严冬之夜,我在梦里迷离地到了既陌生又熟悉的空旷无垠的亘古荒野上,茫茫戈壁沙漠令人生畏,凄烟迷雾里,寒风怒吼,星月黯淡,怪鸟悲鸣,饿狼狂嚎,使我大惊失色,惶悚不已!

  我急忙返身往家里跑,慈爱的父母见到惊恐、窘迫又疲惫不堪的我,父亲立即提起一根大棒毫无惧色地走到了门外,母亲递过一碗热腾腾的粥让我喝了,我扑到她老人家的温暖怀里,哭诉着:“儿子流浪得好苦、好累。”母亲抚摸着我的头安慰地说:“男儿有泪不轻掸,不要惧怕、勇敢地向前走,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又一个夜,在飘忽迷幻的梦里,我又回到了眷念的故乡。雨后青山上飘动着轻纱般的云雾,小溪清澈的水潺潺地流着,老宅门前的竹林里、荷花塘边的青草地上,弟弟与其他小伙伴嬉戏如故。可是,当我走到他们跟前时,却是几个从未见过的孩童,其中一个望着我问:“客从何处来?”顿时,使我十分的迷惑、惊愕。我恍恍惚惚地走到院壩里,见到了日夜思念的父母,二老的慈颜已变得无限的憔悴,我惭愧、伤心地呼喊,两位老人家却愁苦满面地跚跚离去,我悔恨、负疚地哭喊着追去,他们却突然不见。我在惊慌中寻找,眼前出现了两座哀草萋萋的坟墓,墓碑上刻着父母的名字。我连忙跪下,不禁放声恸哭起来。惊醒,正是深秋夜静时,寂静的窗外,凉风潇潇,残月朦胧,不时落下几声南飞鸿雁的哀鸣。

回故乡散文随笔 篇二

  又是一年粽飘香,至此佳节倍思亲。

  蛇年的端午节不知不觉地来到我匆碌日子里,前几天,母亲特地托人捎来口信,今年必须回家过节。细细想来,快10年没有好好地回家吃上一顿团圆饭了。为了母亲不再翘首等望,为了母亲不再有一脸的失望,在简单安排家里的事后,匆匆地踏上了又回故乡的路。

  当我一脚踏进故土的一刹那,精神倍加轻松畅快,一身的疲惫和一切的生活重负都抛到故土的山山水水之中。故乡的山还是那样葱绿苍翠,故乡的水还是那样清澈见底,山外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一样没有打破她原始的灵静,喧嚣工地上机器轰鸣声没有干扰到她悠闲的日子......,改革30年多了,您依然不改从前......

  当我们一家子走进故土的时候,依稀看到了从前小伙伴蹦蹦跳跳的身影,嗅到了儿时粽子香飘在院落,还有老伯伯摇着蒲扇守候月明到窗外......,如今,老牙床、旧石磨、贰分币都一一不复存在,我和我快乐的童年,丢失在哪年哪月哪地的那一边?我的无忧无虑的梦幻,遗忘在哪山哪水哪处的以前?!记忆深处的我,却怎样也描摹不全故乡的当年?!!寻寻觅觅的我,我却不可能再回到年少的从前!!!

  母亲精心准备了一桌的菜,丰盛的装不下我的胃,一个劲催着我们吃这吃那。看见她满头大汗,笑吟吟的老脸,我仿佛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贪梦地吸允着母汁,静静地酣睡在她臂弯里,是如此安然,是如此坦然!心一下子就豁然开怀,在外的苦和累,在世间的烦恼和诸多不解,算个什么呢,人生的不如意,事业的不尽人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长年在外,游子的心,经历了人生太多的风风雨雨,经受了生活太多的颠簸流离,回到久违的故乡,还是如此的温馨,如此的温暖,是您大山般的胸怀接纳了我,是您温婉如新的灵气,洗涤了我多年来全身疲惫和满脑的市侩 ,让我找回了我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那片快乐的天空 .....

  故乡的天空还是那样的蓝;故乡的阳光还是那样的灿; 故乡的水还是如此的甜,故乡的人还是如此的乡情不改......

回故乡散文随笔 篇三

  才两年未回故乡,故乡的样儿肯定依旧,渐近故乡,我惊诧于眼前的景象了。乡村公路铺上了水泥路面,那银色的金属栏杆日光下熠熠生辉。那石板小屋变成了青瓦白墙的小楼房。这两年的変化,使人难以预料。

  小车开进了大哥家的院坝,水泥院坝真宽敞,一座三合院的一楼一底楼房粉刷一新,红柱头,红门窗,既干净整洁又喜庆。

  记得农村厕所是比较简陋的,通过改造后的厕所和城里厕所区别不大,白瓷砖贴墙,厕所顶上安上太阳能热水器,一天到晚都有热水,方便极了。

  记得农村厨房烟熏火燎,通过改造,和城里人的厨房一样整洁,唯一的区别是比城里的厨房宽敞,大锅大灶显得很大方。

  跨进客厅:大沙发,大液晶电视挂在墙上,农村人也一个个手握大屏幕智能手机忙着在朋友圈发微信抢红包。见我进门,才放下手机招呼起来。

  亲人们滔滔不绝地和我攀谈起来:近两年,新农村建设,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公路村村通,队队通,而今已户户通,电视宽带全覆盖,房屋新建和改造国家都给了补贴。这几年农民手里有了钱,这个村家家都有车,当然是大车、小车、拖拉机、摩托车不等。农村各自都有小型饲料、面粉加工坊,耕田还用小型拖拉机。这几年为啥修房这样快,原来打地基砌保坎都用挖掘机,那些大石窖,挖掘机轻易而举易为平地,那新型的农家院落,楼房不亚于小别墅。

  这几年,农村人不再是囊中羞涩了,我的那些亲人们,储藏室里挂满了白花花的腊肉。说我两年未回故乡了,都用杀羊,杀胖猪儿的高礼节相待,吃转转饭一直到团年,亲人们大团圆,在新房新院落摆上七八桌,就这样有多少户亲人,每户都一天大聚会,大团圆,这样增添了亲情与团结。大家在欢乐热情中热热闹闹地团年。

  亲人们真正尝到了富民政策的甜头,侄儿说:“二爸,我这个农民平均下来,每月个体运输万元是有的。每个人看病能报帐,老的买了社保每月多少可领到社保养老金,不但不向国家上缴税,国家还给予补贴,我们农民的日子也好过了。“

  故乡,杏花一树树小小的红蓓蕾将要绽放,一园园的水蜜挑花姹紫嫣红;翠竹森森在青瓦白墙的楼房后摇曳。故乡面貌在变,人在変,观念在変,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朝着小康社会迈进。

回故乡散文随笔 篇四

  夕阳下,树木鍍上了一层金色,温暖如同游子回家时屋檐下的 把盏灯火。淡淡的阳光,懒散散地斜撒着,大地比往常更平静了。远望 去,一个红衣服的小女孩正沿着干涸的水渠静静地向远处走去,不远处, 那位拾柴的老人正吆喝她不要走太远。

  月盈月亏,花开花落,十五年过去了。

  她还和往常一样,静静地望着窗外。春去夏来,秋走冬至,又一年过去 了,窗外已飘起雪花。纯净的雪花,淘气般地落在对面红色的瓦房上,非 要把原本红色的瓦房变成天使的纯净,如同十六年前的她一样淘气。她的思绪也随着熟悉而陌生的雪花飘向故乡,夕阳下,一个红衣服的小女孩不顾爷 爷的呼唤依旧沿着水渠走下去,那年她五岁,那片夕阳是她现在梦魂牵萦 的故乡,她知道她离开那片夕阳好久了,她也有几次追寻过,但再怎么追 寻夕阳已无往日的味道。其实她也不知那是什么味道,但她却向往,向往 夕阳下爷爷爷爷温暖的手心。

  小时的她每当树叶飘零时总会陪爷爷到村外的小山坡上拾柴,这似乎成了 她儿时每年必修的一段课程。清早,阳光撒在红红的瓦房上,一老一小牵 着手向村外走去,田野上,庄稼早已收割完了,空旷旷的,但阳光的明媚 总会给大地增添点什么似的,她的心窝同时也暖暖的。途中,爷爷总会有 各种各样的趣事让她乐不思蜀,她的一举一动也让老人感到欣慰。走累 了,爷爷找块大石头坐下,而她却目不转睛地盯这爷爷大大的口袋,慢腾腾地靠过去,爷爷伸伸懒腰,从那黑油油的口袋中掏出她那早已向往已久的瓜子,每次都是她笑呵呵地等待这瓜子,而爷爷却故意慢慢地掏出, 瓜子吃完了,他们又向山坡走去了。一路上她总是那样的新奇,仿佛笼 中鸟偶尔飞上渴望的蓝天。到了之后,爷爷拾柴,她到处玩耍。她喜欢沿着水渠走下去,她记得听谁说过,沿着水渠走下去,就能走到改嫁他乡的妈妈那,所以她习惯静静的走着,感受着远处妈妈的思念。一次偶然,她在不远处发 现了一棵山楂树,树上小灯笼般的山楂仿佛在向她招手,只可惜树太高, 她只能拾树边散落的山楂,她时常挽起上衣,将散落的山楂一颗颗捡到挽 起的上衣内,兴高采烈地跑到正在弯腰拾柴的爷爷旁边,将红红的小手内 那颗最大的山楂放到爷爷嘴中,爷爷先是表情一阵酸楚的样子,然后仍欣慰的笑着说:孙女长大了,能给我摘山楂。等爷爷拾完柴,她也玩得累了,一老一小又背着夕阳,向那充满炊烟的村子走去。

  月盈月亏,花开花落。十几年了,她一直没想明白,那几年她是为了陪爷 爷拾柴,还是为了途中那一捧瓜子或是那棵向她招手的山楂树。

  时间无情,多年前她的爷爷埋入了那座小山丘,那捧瓜子也随爷爷的消失 不见了,山丘上的那棵山楂早已不知在何年何月化成炊烟随雪花飘向天 堂。那些记忆已经过去多年了,但她不知为什么总感觉有一种东西吸引她 回到那片夕阳下。

  几年前,她牵着小妹的手走上了那个山丘,夕阳下,阳光还是那样明 媚,但她感到总缺了点什么,虽然说不出缺的是什么。她那小妹天真的 望着她问:“姐姐,我们来这么冷的山丘干嘛”,小她十五岁的妹妹当然不会 懂,为什么每年她都来这儿静静的望一番。

回故乡散文随笔 篇五

  “故乡的风,故乡的云……”这首家喻户晓的歌词,让我再一次想起了家乡。是呀!一转眼,我离开家乡都已经二十年了,也该回家看看了!

  我坐在飞机上飞机平稳地行驶着,突然,飞机上的空姐告诉我们马上要到十堰机场了,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脑海中不停滴浮现出机场的模样,真想马上下去看一看。

  到了机场,下了飞机,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淡蓝色的花纹墙砖,淡紫色的新型软座,原色的地板,可以调节颜色的水晶吊灯……太豪华了!这些配置不仅美观,而且很人性化。淡蓝色的墙砖,可以自动清洁污渍;淡紫色的软座可以给人们提供按摩;原色的地板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这水晶吊灯是吸收“日月精华”来照亮候机厅。这是一个大型的候机厅,总共有六层,用得都是最先进的技术,看到家乡有如此豪华的候机厅,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离开机场,我乘着地铁来到厂门口,以前的“东风车架厂”变成了“东风公园”,娱乐设施那可是应有尽有。

  我环绕四周总觉得少了一样东西,仔细观查后,发现天桥不见了,问了问才知道,原来这里有了一条地下通道,踏上电梯,电梯缓缓行驶,只见电梯两边灯光闪烁,琳琅满目的商品摆在眼前,总让人眼睛一亮。这下可给老人们提供了方便,有些老爷爷,老奶奶爬不动楼梯,这电梯就方便了他们的行走。

  到了对岸,在我的记忆中,马路昔日那些坑坑洼洼已被填平,马路两旁粗壮高大,绿树浓荫的大树像一把把绿色是大伞,给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撒下一片阴凉。

  老天爷真是说变脸就变脸,刚刚还晴空万里,现在就乌云密布,还下起了一阵大雨,大豆似的雨粒,像断了的珍珠项链,雨点不停地往下落。我心想:又要被飞驰的汽车溅起的污水打湿裤腿了!“唉!”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可我又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落到地上的雨水被马路吸干了,思考了一阵子才明白,原来这是一种两年前新出的水泥,它能强烈地吸收水分,使下雨时马路才不会变成“长江”。

  来到小院,我却找不到家,正好遇到了爸爸,叫我同他一起回家,听了爸爸的讲述才明白,原来以前几层的小平房变成了几百层的高楼大厦,外表美观,设计精致。这么高的楼肯定要有电梯,我便想起了往日的“挤电梯”和“抢电梯”爸爸又告诉我,现在每家都有了自己的私人电梯,可方便了!

  我的故乡变了,变美了!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故乡的变化不就是我们祖国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吗?

回故乡散文随笔 篇六

  车路蜿蜒,迤逦入山,过迷塘沟穿向覃坪。迷塘沟细流清浅,河石光润,河草依岸,两边木棉花开似火烧。我,欣喜之情从内心油然而生,外露于形,笑颜嘻嘻,手舞足蹈,还险些碰掉车师傅的烟斗。

  时隔九年,重回老家,心里装填的是故乡可能变可能不变的遐想。因为它只与童年捆绑在一起,与今天有如梦与现实的暌隔。

  有时,突如其来的思潮,在不受理会的境遇里遥为轻云进而飘过头顶,散在天边。而此行,我确定将会获得再好没有的满足。

  山路陡峭难行,坎坎坷坷,众人一路饱受颠簸之苦,当然也在曲曲折折中感受万山圈子里和柳暗花明的意味。至于我是在心里把故乡的样子一点一点地塑起。

  终于到了覃坪,踩到真正的童年的园地上。还能看到像谩骂不绝的妇人的怪石和其侧苍老奇曲的桃树,还能看到石子羊路和防牲口的围栏,只是它们变窄变矮有情有感了似的。我开始嗅到了梦寐的气息,从而极力地去求索一切能够修复我记忆的钉钉镙镙。对,我要去看旧房子,可是我最终发现童年温暖的记忆就在一个片瓦不存乱草丛生的乱墟下苦苦呻吟。如今,看一回对面山顶与瓦檐间徘徊的皓月已属奢想。正当我面对这片败景黯然伤心之时,有人轻拍了一下我的左肩。“你是比斯?”大概是看到我讶异茫然的表情他又说:“遝子,八坛子呀,不认识啦”。这时我才半信半疑地应着转过身来。

  站在我面前的这位穿风衣戴围巾修眉俊脸的青年正是我童年的伙伴。老朋友相见嘘寒问暖、悲喜交集自不必说。但是慢慢地彼此的话都变少。静而无觉,动则万变,身旁的和前所未知的中间往往很难感知到时间的变动,时隔多年才相见的我俩跟前便显出时间足迹的沧桑了。同朝霞的绯色和天空的蓝色的衔连一样微妙地让我们从童年度到了青年。此时,惟有,在思想里,在记忆里,将所有联系他和我的像珍珠一样的过往翼翼小心地串起,可是到某处,线断了,已串的珠子散落一地。此刻我们又只有呆定。

  童心恝然,灿若向阳葵,正是吉卜赛姑娘唱悲歌也唱得欢天喜地。我们,本是无话不谈的,就剩各自皱眉敛唇的心事;本是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也只剩支吾与默然。最后我俩还是在有话未吐中挥手作别了。

  天空雪意涔涔,我再度离开老家,与上次相比,除却翻山越岭时坐车之与徒步的感受外,便是过客之与出门的心情了。

  大概生活的组成就是:一份回忆的温暖,一遭现实的尴尬,一段未来的盼念罢。

回故乡散文随笔 篇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转至20xx年,此时的我已经成立了一家大公司,当上了大老板,生意兴隆,家庭和美。

  尽管这样,我还是思念家乡,因为那儿是我的家,有我童年的美好回忆,有我快乐无邪的儿时生活。工作之余,思乡情结愈来愈强。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了国庆节,我安排好工作,为机器人保姆设定好看家程序,便风风火火出发了。

  我架着叠式的飞机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家乡。啊!我回来了,终于回来了。这时,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丝丝暖流淌在心头。家乡还是那么的温暖和亲切!

  路经金州广场,这里已是绿树成荫,时尚、环保、人性化的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和同学在这里追逐、嬉戏、打闹……那是多么天真、快乐的时光啊!哇,远处还新建了很多新型娱乐设施,有水上溜冰场、水中冲浪、海盗船、弹力蹦极床等,真想再去玩一把,但怕路人笑话,毕竟都这般年纪了。

  回到家,妈妈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过了一会儿,我们边看电视边聊天:“宇凝,你知道吗?现在生活环境好了,街边的那些乞丐,经政府帮助,个个都做起生意来,生活的不知多好!还有,现在经济好了,再没人偷东西了。”“真是太好了!”我高兴地说。

  “还有家门前的那条小河,用了你3年前寄来的河水净化剂,现在干净多了,鱼虾成群,夏天不少人来这儿游泳、捉鱼,热闹极了,咱们这里乡村游火得很,左邻右舍都发财了呢!”妈妈高兴地说,我会心地笑了笑,说:“看来你儿子没白发明这种环保产品啊!”

  母校我是一定要去的。吃过晚饭,我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她的怀抱。走进熟悉的教室,咦!课桌上有一台电脑、一副耳机,可是课本书包却不见了踪影,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课本里的内容都被收集到电脑里去了,学生只需点击课本内容,屏幕上就会出现丰富的画面与精彩的课本内容,学生也不必用作业本写家庭作业了,只需在电脑上做好,编成信息,发送给老师就“OK”了!

  教室的地面还是那样干净,但不同的是现在有了高科技,教室的四个角都装有一个微型吸尘器,它们每天都默默地通过地下管道吸走灰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从学校出来,夜幕降临,天空繁星点点,好一派美丽的安康夜景图啊。左右环顾,原来的普通楼房都被如今雄伟壮观的智能高楼大厦所代替。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没想到在短短的20年里,家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回到这里,带给我的永远都是别样的温馨。我爱我的故乡,我要尽我所能,让家乡更美好!

回故乡散文随笔 篇八

  20xx年 4月6日上午,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带着亲人们的期盼和美好的梦境,我和妻陪同父母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安徽临泉县宋集镇。

  由侄儿驾车,先是从自家村往北绕行近10公里乡间水泥路、柏油路,后到大广高速平舆(杨埠)站上路,往南行10多公里入新阳高速新蔡段,向东至阜阳(临泉)一路飞奔。

  车内,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兴致勃勃:述说思乡的话题,回忆苦难的岁月,感慨时代的变迁,畅想亲情的温馨。还不时透过车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浏览着清明期间的无限春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侧的田野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苗儿、黄灿灿的油菜花儿,夹杂其间而无名的朵朵野花儿,在春风吹拂下波浪起伏;一片片茂密的树林、一座座葱郁的村庄、一条条河流沟港,一幢幢民舍楼房,伴随着一阵阵鸟语花香从眼前一掠而过。再看,高速路上,双向四车道的路面乌黑发亮、平坦如镜;洁白的地标线、蓝色的护栏板伸向前方遥远的天际;来来往往的车辆风驰电掣般呼啸前行,尽显现代化交通的.神速;醒目的路牌、弯曲的匝道相隔不远而清晰可见。在观景的同时,我们最多的话题还是聆听父亲讲述故乡昔日里的面貌,观看今天的巨大变化。越往东走,越显村庄稠密,路边的民舍和我们当地的一样,有红砖瓦平房,有新建的2-3层楼房,鳞次栉比,尽显贫富不一。

  车过新蔡(孙召)站、栎城站后,就是临泉(宋集)站,不到1小时的光景就下了高速,二表弟高山及司机早早在此等候。和高山见了面,我们紧随其后,沿着尘土飞扬的马路,前行约2公里就到了宋集镇。镇上主街道呈“十”字型,两侧多为2-3层小楼,面貌和我们万金店镇相似,各色门面及地摊的商品琳琅满目,赶集的人们行色匆匆,并不拥挤,整个街道显得有些杂乱,不整洁卫生,有一段道路还坑洼不平。我们沿着街道先往南后往东,再往南走乡间小道,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后,总算进入了二表弟高山所在的贾庄,此时已过中午12点半,啊,终于到了,我们一颗颗紧张悬着的心脏才松弛下来。

  在村东头,迎接我们的是10天前刚见过面的73岁的表叔,他开着自家的电动三轮车,已经在此等待多时,此刻和我们一一打过招呼,就与高山一道往西给带路。在一块宽阔的地带停好车后,我们把携带的礼品捎在他的车上,引领我们5人又步行约200米土路到村西头,再走约100多米,才算真正来到他的家门口。表叔一声“客到了”,马上,打扮干净利落的表婶率领一群女儿、外孙们,出门迎接,一面喜气洋洋和我们打招呼,一面拉着我母亲的手,快人快语,无不抱歉地说:“春节后我们都说去西乡看你们,结果下雪了二哥没让去,我是多么想你们啊!前些时大有哥去世,我也想去,可是家里一摊子事走不开,没去成,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来到了!一听说你们要来,我高兴地这几天就没睡好觉,就盼着你们来呢!”母亲也无不感慨地说:“我也想你们啊,自从当闫家的媳妇50多年,还没来过老家哩,天天都在想啊!这不,高速路通了,孩子们孝顺,今儿个把俺们用车拉来,咱不见上面了吗?”说着,领我们跨过过道房,进入院子,然后又进东厢房(主房)让座,倒开水,上馓子(一种油炸很细的麻花),开始边拉起家常,边吃上了午饭。

  表叔和父亲是姑表弟兄,我奶奶是他三姑,老一辈先后作古,只有同辈表弟兄俩还有来往。由于我们是逃荒要饭到了西乡,解放前兵荒马乱,解放后土改在此,也就和老家来往很少。记得上世纪我们这里“75.8”发大水,奶奶70多岁,水后76年春被表叔接来长住近半年,那时是大集体,表婶一边上工干生产队的活,一边照顾奶奶,关系处得很融洽。秋后父亲把奶奶接回,也是奶奶解放后唯一的一次回娘家。1987年奶奶去世,老家来了7、8家闫家近门亲戚,和表叔表婶一起来奔丧,他们小住几日,到次年父亲又回老家探亲一次。到了20xx年父亲有病住院,在驻做生意的大表弟金山得知消息后,通知表叔由高山陪同,来平舆家里探望一次,至今又十年未见面。现在通讯发达,交通方便,比起过去步行或转车探亲有着天壤之别!

  表叔家现有2子2女,都各自成家立业,人丁兴旺。长子金山52岁,有1男2女,2女出嫁,孙子当兵刚复员;次子高山46岁,有1男1女,都在上学;长女1男1女;幺女有1男3女。两儿子都在外做生意,家安临泉县城,只有幺女离他们仅1里地,经常偎着他们,相互照应。表叔表婶身体好,尽管都过古稀之年,古铜色的脸膛上已刻下道道皱纹,但干起农活来仍不减当年。眼下,他们还种十来亩地,养猪养羊,鸡鸭成群;低矮的5间红砖瓦平房、略显肮脏而杂乱的院落里,透出浓浓的农家气息,彰显主人的勤劳朴实。

  午饭准备的很丰盛。方桌上摆满6荤两素8盘菜,两盆汤,鸡鱼肉蛋样样齐全,都是自己人做的,盆大盘满,可见待客实在。特别是大块的红烧肉,还是他们过年杀猪自留的。讲起今天的生活,表叔表婶一脸的幸福和满足:自种的麦子年年吃不完,现在还有满满的一囤,足有20xx多斤,用高高的铁皮箍成圆筒;自养的肥猪过年杀后送给两个儿子每家几十斤;还有一同样高的铁皮箍成的圆囤盛满过冬的棉衣棉被,虫不咬,不返潮;每年不花孩子们的钱,除自挣外,国家还每月每人给100多元的养老金。饭桌上,在让我们吃菜的同时,表叔还拿出1瓶白酒,高山他们非让我们喝几口,我们推说有病吃药忌口,经再三退让才罢。主食是蒸馍,个大口感好,我们个个吃得饭饱汤足,1个小时的光景便结束了午餐,侄儿还特意给大家照张就餐像。

  饭后,父母和表叔表婶继续拉家常,我和侄儿随高山在村庄小转一圈,我提议重点看了他家的房。在距表叔约200多米的北边,金山、高山各有一片宅基地,面积3间见方,只是高山盖起5间平房(其主房3间),居住几年后进城了,现一层院落空闲已十多年,荒草丛生,呈破败景象。而金山压根儿就没盖,生长着一片树木。再看左邻右舍,有些富足户或已翻盖成2层小楼,或正在盖楼,建筑样式为现代风格。不过,全村缺乏整体规划,房屋参差不齐,道路宽窄不一,而距新农村建设标准相差甚远,到20xx年建成小康更任重道远啊!

  4点时分,我们和表叔一家人分手告别,他们恋恋不舍,想留我们去临泉县城住宿,父母没同意,说好以后每年至少见一面,平时电话多联系,这次了却父亲27年的夙愿,二老已经心满意足了。

  上车后,高山把我们送到高速入口,由于返程路熟,到家仅用1个半小时,比去时提前了半个钟头。从此,我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古诗有了新的诠释。

回故乡散文随笔 篇九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然间,已物换星移。故乡,说起就是个甜蜜的词语,那里养育了你,滋养了你,培育了你,才有了今天的我们。只是故乡与我们,却好像是一俩相对飞驰而过的列车,越来越远。或许回头,都已不见来时路。

  故乡的路,走的很少了,一年不过过年回去几天。新农村的变化带给了家乡焕然一新的面貌,青瓦白墙,每个屋檐还画有灰色的民族徽标。水泥马路替代了原来的泥土路,从村头蜿蜒到村尾,连着家家户户。家家户户也基本是两三层钢筋水泥的小楼代替了原来的土房子。由于民族特殊照顾,县里给盖了大大的观戏台,建了非常大的民族图腾柱,建了亭台楼阁。早晨,第一屡阳光会照到图腾柱上,金龙仿佛要腾飞而起,飞升上空。随着阳光迁移,从戏楼到树木,到亭台,到土地,开启了一天的生活。烟炊渐起,人们渐醒,只是早餐不再是自家菜地里随时摘取的新鲜蔬菜,午餐不再是房前屋后的丝瓜汤,炒南瓜。晚餐亦不是家里自家养的鸡蛋,自家猪圈的肉,而是同大城市一样,从冰箱里随时取随时煮的大棚菜了。现代化农村,改变了家乡的容貌,也改变了家乡的饮食,改变了家乡的味道。

  谈不上是希冀还是惋惜,原来的家乡,贫穷,我们都需要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力更生”标语,响彻父母的耳畔,亦是父母教育的典范。那时无疑是辛苦的,身体的疲劳,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已然熬干了所有人的心绪。但是那个时候的快乐很简单,今天吃饱了饭,今年有个好收成,人人都是喜形于色的。那个时候,夏天喜欢坐到弄堂口,乘风纳凉,顺便唠家常。看着萤火虫莹莹闪闪,会捉来存放到玻璃瓶子里,放在房间里,让它照亮房间,照亮你。那个时候的冬天,喜欢抹黑跑到烧窑的旁边取暖,煨红薯,烤玉米,绕着烧好的砖,捉迷藏。那时是苦的,但是回忆却总是满满的甜蜜。现在的家乡,还是家乡,却不再有那些家乡的味道了。吃穿住行,都已变了模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城市人希冀的家乡,已然是农村的城市。那条路,还是通往家乡,却不是来时路了。

  城市人回不去的家乡,家乡却待游子归吗?

回故乡散文随笔 篇十

  要离开故乡了,临走时母亲给我装了几双她亲手刺绣的鞋垫。父亲站在门口似乎欲言又止,木讷地思量着什么。父母亲执意要送我到车站,被我拦住了。我说家离车站这么近,你们歇着,我很快就到了。别离如针,我怕这针扎在父母脆弱的心上,让和儿子享受短暂相聚欢愉的他们心里生疼。

  告别了父母,到了车站,就在我上车门的那一刻,我听到身后有人在喊我,扭头一看,是父亲,他气喘吁吁地向我挥手。由于患有骨质增生,腿脚不灵便的他连走带跑地扑向即将发动的汽车,手里攥着一个小小的蓝布包。嘴里喊着,等等,等等!把这个带上。

  我停下来,父亲蹒跚着赶过来,把布包塞到我手里。他说:这把麦子你带着吧。我愣住了,以为听觉错误,赶紧问:带什么?父亲说:一把我亲手种的麦子。我感到有些好笑,我在城里工作,又不种庄稼,这么远的路,带一把不起眼的麦子干啥?

  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缓缓地说,想家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闻闻麦子的味道,心里也会舒坦些。父亲的举动,让我觉得有种不可理喻的拙愚。

  车里的乘客都上齐了,司机不耐烦地按着喇叭催促着我赶紧上车。我把麦子装进包里,对父亲说:阿大,你回去吧。你们不要担心,我到南方后会给你们常打电话的。

  两天后我回到了南方的家里,打开包裹,随手就把那包麦子扔在阳台上。

  时间久了,我也忘记了那包带着土腥的麦子。

  或许是远离家乡的缘故,每到节假日,我总会莫名地感伤,尽管自己工作生活的环境比起高原的环境好多了,我总觉得心里缺少些什么。有段时间,由于俗世的牵绊,我的状态不是很好,困顿的时候常常给家里打电话。每次通完电话,父亲总要问他给我的麦子是否放好了,并提醒我把麦子拿出来经常晒晒,不要生霉。

  有次通完电话,想起父亲的念叨,就从阳台上拿出那包麦子,在灯光下铺开。金黄的麦粒一粒一粒,仿佛一颗颗来自远方的眼睛,慈爱地盯着我。这黄,让我想起了父母亲土地一样的容颜,想起了故乡的大地上,那些埋头躬耕的人们。我捡起几颗麦子放在鼻子下嗅嗅,土腥里和着淡淡的麦香,是太阳的味道,土地的味道,也是父母的味道,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顿时,我有想流泪的冲动,是感伤,亦是幸福。蜗居城市,我还能拥有一把来自故乡的麦子。

  每一粒麦子里栖居着故乡。一粒粒麦子就是故乡的版图,弯曲的河流在这版图上不知疲倦地追随着时光奔向远方,像极了我们的父辈一天天走向岁月深处。风一天天吹着,顺着季节的脉络,吹熟了我们的庄稼,吹老了我们的村庄,吹老了村庄里生息的人们。一茬又一茬的庄稼种了又收了,一辈又一辈的人走了又回去了。四季的册页里,庄稼是最重要的篇章,为这些庄稼忘我付出的人们还在村庄,而他们的后辈一个个离开村庄,奔赴远方,在城市的屋檐下改变命运的走向。

  每一粒麦子里栖居着一颗颗柔软的心,每一颗心里静静流淌着一条河流。你顺着河流的走向,用有限的力量改变无垠的时空,那河流的源头有那么几行热泪为你而淌。当暂时的荣光迷离你的双眼,当城市的灯火映照你忘我的身影,当喧嚣的声响湮没你的乡音,就请你叩拜你盘中的麦子蔬菜谷物吧。

  谁也无法还原从前,而一粒麦子就能让你轻易回到从前。想必,我在泥土地上生存了六十七年的父亲赠给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儿子一包粮食,就是让他审视一把麦子的时候,不要忘记感念故乡大地的恩德吧。

本文来源:http://www.huanhuayt.com/content/117954/